推广 热搜:

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哪个

   日期:2024-03-21     来源:www.huihoushan.com    浏览:722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的”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。这首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。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的”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。这首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。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(846),当时杜牧为池州刺史。下面大家一块儿学习这首诗!

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哪个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的”作者是杜牧。

【原文】:

《清明》

唐·杜牧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借问酒家什么地方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【注解】:

1、清明:阴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约在阳历4月5日左右。

2、欲断魂:指心里忧郁愁苦,就像失魂落魄一样。

3、遥指:指向远处。

4、借问:请问。

5、杏花村:杏花深处的村庄。

【翻译】:

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,路上羁旅游人个个落魄断魂。

便向路旁借问一声卖酒的人家在哪儿恰巧有个牧牛童子,伸手远远地一指,分明是前面的杏花村。

《清明》全诗赏析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交代环境、情景、氛围及人物,描写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理。语言通俗,毫无经打造作之痕,却将情景描绘形容得自然曲尽。

上句的“雨纷纷”既是形容春雨的意境,又是在形容那位雨中行人的心情,形象自然地显现了情在景中、景即是情的高妙境界。下句的“行人”为什么“断魂”?只因清明时节,本该是家人团聚,或游玩观赏,或上坟扫墓,行人孤身赶路,触景伤怀,偏又赶上细雨纷纷,春衫尽湿,又平添了一层愁绪。“断魂”二字的运用十分传神,写出了行人之心理。

“借问酒家什么地方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前两句交代了情景:清明时节春寒料峭,行人冒雨赶路,衣服被雨淋湿,孤独更添愁绪。后两句就非常自然引出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。

上句提出了怎么样摆脱这种情景的方法:寻到一个小酒店,歇脚避雨驱走春寒,饮酒解乏散去愁绪。下句以“行动”为回话,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。一个“遥”字,从字面上看是远,却妙在不远不近之间。在那漂亮的杏花深处的村庄里,就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。

这首小诗,一个难字也没,一个典故也不需要,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,写得自如之极,毫无经打造作之痕。音节十分和谐圆满,景象很清爽、生动,而又境界优美、兴味隐跃。

《清明》创作背景

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《锦绣万花谷》注明出唐诗,后依次见于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》、明托名谢枋得《千家诗》、清康熙《御选唐诗》。《江南通志》载:杜牧任池州刺史时,曾到过杏花村饮酒,诗中杏花村指此。附近有杜湖、东南湖等胜景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