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兵在家极少生病,可他入托才3个月,就感冒了2次。吃药、上医院、打吊针……每次兵兵感冒,家就是一阵折腾,大人疲惫,孩子受罪。兵兵母亲非常犹豫需不需要再把兵兵送去托儿所。
刚入托的孩子确实容易感冒,不过,母亲只须做好预防手段,入托更不是那样可怕的事情。
为何入托的孩子容易感冒?
*情绪紧张,陌生环境里的不安全感,会使孩子的免疫力降低
入托,对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来讲,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动:离开熟知的家,环境改变了,四周都是陌生人,和妈妈隔离,生活上又有种种的不习惯等等……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紧张,那些比较敏锐的孩子情绪波动更大。
医学研究证明,紧张和重压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,更何况2岁左右的孩子。儿童的免疫力本来就低,仅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左右,感冒病毒自然就容易入侵刚入托的孩子。
*集体托幼机构人群密度高,感染的几率大
托儿所的人群密度相对家庭一定要高,一旦有哪些病毒或病菌,传染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。常常是一个孩子感冒,周围的孩子跟着传染,此起彼伏。
托幼机构是集体生活,一个保育员要照顾几十个孩子,不可能像家那样周到,而且保育员也不十分知道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,照料时稍有疏忽,孩子就容易着凉感冒。
*父母给孩子穿得太多,捂得太热,反而使孩子着凉
爸爸妈妈非常害怕孩子生病感冒,采取的预防方法多半是给孩子多着装。爸爸妈妈常见有一个观念——只有保暖才能不感冒,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。其实,结果正相反,不少孩子的感冒恰恰是穿得太多被“捂”出来的。
托儿所游戏多、活动量大,而且孩子本身都好动,穿得一多,容易出汗,汗湿了衣服,凉凉地贴在身上,受寒着凉也就难免了。另外,着装太多、穿脱不便捷也会给孩子在托儿所午睡增添感冒的几率。
怎么样让刚入托的孩子少感冒?
1.上午去托儿所,午餐后回家
体质弱的孩子,在入托适应期,可让孩子上午去托儿所玩半天,吃了午饭回家。专家发现,如此安排,孩子的情绪比较放松、愉快,同时,也可降低午睡时的交叉感染,对孩子的身心进步都比较有利。
2.秋天入托改为春天入托
体质弱、比较敏锐的孩子,假如家庭条件允许,可把9~11月的秋天第一次入托儿所,改为5月薪托。由于秋天天气忽冷忽热,容易感冒,再加上孩子入托的不适应,感冒就可能成为家常便饭;而5~6月,气候最好,那些秋季入托的孩子已经基本适应托儿所的集体生活了,保育员不再惊慌失措,可以腾出精力照顾新入托的孩子,孩子适应集体生活会容易一些。
除此之外,尽可能为孩子选择人数少的小班,保育员的照顾会周到细致一些。
3.筹备几块毛巾垫背吸汗
有些孩子特别容易出汗,你可以筹备几块薄毛巾,拜托保育员在孩子户外活动和午睡时垫在背部上,汗湿后更换,这对防止汗湿衣凉引起的感冒非常有效。对保育员来讲,操作也比较便捷。